走进太空世界丛书·走进太空世界:航空与航天 修订版
剩余数:120
  • 商品编号:
  • ISBN:9787510020513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编辑组
  • 出版日期:2010-04-01
  • 开本:16
  • 装帧:平装
  • 中图分类:
  • 页数:
  • 册数:
  • 大约重量:
  • 上架时间:2024-12-02
销售价:¥48.00 (0折)
原价:¥48.00
购买数量(最大120):
立即购买

  太空充满着无穷的奥秘:地球之外的星球上是不是也有人类存在?流星是怎么一回事?有的星为什么会突然大爆炸?类星体离人类十分遥远,为什么却那么明亮……这些都有待人类去研究、去探索。
  《走进太空世界丛书·走进太空世界:航空与航天 修订版》图文并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你展开一幅幅美丽的太空画面,在学到有关太空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独特的太空美,相信定会受益匪浅。现在就开始这次意义重大深远的太空之旅吧。

人类从天空到太空的征程
古人的飞天梦
人类最早的飞行器
人类首次飞上天空
一代空中霸主——飞艇
飞得更高:飞机的出现
不断发展的火箭技术
牛顿和宇宙速度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世界各国的首颗人造卫星发射
飞出地球第一人
开启公众太空旅行的大门

世界各国对航天的探索
美国的初期航天活动
新型航天运载工具——航天飞机
美国航天策略的改变
美国的天空实验室计划
前苏联人的航天站
完备的前苏联载人航天体系
俄罗斯的太空之旅
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
我国首颗人造卫星的发射
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1”号
我国取得的载人航天成就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系统

航天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人造卫星基本知识
设定人造卫星轨道
卫星运载工具的研制
卫星在军事上的应用
无所不在的民用卫星
什么是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飞船
为何要对载人航天器进行遥控
如何维修载人航天器
飞船的交会与对接技术
太空航天站建立的必要
影响广泛的航天高新科技
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

展望航天未来
开发月球的设想
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
向太空要电能
太空城镇的构思
人类飞往火星的条件
未来人类飞往火星的工具
美国登陆火星计划
俄罗斯的飞往火星计划

收起全部↑

 著名思想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是值得我们深深景仰的,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的崇高道德法则。”
  不管是出于景仰、好奇,还是源自征服和占有的本能,很早的时候,人类就开始探索自己头顶上神秘的星空,产生了遨游太空的梦想。从人类最早的航天器——风筝,到热气球、飞艇、飞机,人类不断地创造新的高度。直到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和宇宙速度的发现,人类才掌握了飞出地球的理论。同时,伴随着古代火箭的发展、16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的兴起,人类还是从幻想转向了科学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出现了一批航天先驱者。他们开始研究和解决航天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还着手设计和试验火箭。经过大约半个世纪的努力,人类终于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从而开创了航天纪元。
  自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美国、法国、日本、中国、英国等国家也先后开始研制运载火箭,修建大型航天器发射场,设计、制造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掀起了航天热潮。尤其是美国和前苏联,在冷战时期,更是如同竞赛一般,争先发展航天科技,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人类首次飞出地球,人类首次登上月球,太空实验室的建立,苏联的航天站已能在太空持续运行58个月,航天员在太空的持续飞行时间长达236天22小时50分……这一切无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冷战结束后,航天探索活动依旧继续,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航天探索更是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如今,空间探测器已经成功地考察了太阳系的许多行星,实现了在金星和火星上软着陆,探测了水星、木星、土星。几十年的航天活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航天活动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刺激了人类的幻想,一些人甚至提出了在月球、火星建立基地的想法,他们设想,在将来的某一天,人类可以在那里生活、进行航天探索……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人类不断地争取着生存世界和空间,起初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就是征服整个太阳系。”
  这是有“航天之父”之称的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两句话,它鼓舞了许多科学家、航天员,也将鼓舞着我们把航天活动推向下一个高峰。

收起全部↑